“谢谢法官,那您忙着。”这是来立案庭申请执行的当事人张某办理完申请执行手续离开时,对接待法官道的一句简单的感谢。
“感谢多了,抱怨少了”,这是每一个立案庭工作人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开展以来,对当事人能感受到的最显著的变化。2014年,全省法院开展廉洁司法活动,作为新年第一课,立案庭立足实际,认真贯彻落实本院制定的《廉洁司法、严肃工作纪律、强化执行能力实施方案》,在立案工作中坚持处处为群众着想,耐心听取群众的诉求,认真解答群众的疑问,第一时间受理群众的案件,用实际行动换来了群众的认可。
在立案工作中,立案庭全体法官结合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”和“躬下身子,立起公信”活动认真做好立案工作。对于大多数的老百姓来讲,可能从来没有进过法院,在他们眼里,法院是庄严而神圣的地方,而有的当事人则对法院有一种畏惧,一听到要到法院打官司就不自觉得产生畏惧心理。针对群众的这种畏难情绪,立案法官耐心周到地接待当事人,认真细致地讲解立案方面的相关知识,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,在法院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互信、互动的桥梁,让群众能够充分理解和支持法院的工作。
立案庭全体干警深深懂得立案庭作为法院“窗口”的重要性。在工作中高标准、严要求,认真对待每个当事人的诉求。首先,认真对待群众咨询。面对前来咨询的群众,接待人员为其耐心登记、解答问题,详细释明提起诉讼的法律程序和所要提交的证明材料,尽量让群众少跑路,一次性办成事。其次,对当事人提交的起诉状严格审核是否属于法院管辖,理由是否成立,相关材料是否齐全等。对符合受理条件的,及时立案并报送各庭室审理,不符合条件的,告知其原因,让其补齐相关材料后再予立案。第三,加大司法救助范围,让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。立案庭认真落实经济困难群众申请诉讼费缓、减、免的申请,最大限度地帮助困难弱势群体,由受理案件的法官负责审查,对符合司法救助的当事人及时办理缓、减、免缴诉讼费手续,确保有合理诉求又无经济能力的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。
截止3月15日,立案庭已受理民商事案件40件,刑事案件43件,执行案件236件,行政、行政非诉案件12件。对群众怀着深厚感情的立案工作,群众总会看得见、听得明。付出就会有回报,立案庭在化解矛盾纠纷和获得群众信任方面取得了“双赢”,真正树立起了司法的公信。